91问农历今日播报:2025年01月10日 农历腊月十一
首页 节日大全 日子查询 二十四节气 百科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五行穿衣 日历表全年
您的位置:
首页 > 百科 > 文化 > 瑶族民间文化遗产:瑶族猴鼓

瑶族民间文化遗产:瑶族猴鼓

更新时间:2025-01-10 09:07:22

  瑶族是一个有故事的民族,瑶族文化也因此蕴含深厚。说起瑶族猴鼓,大家肯定不陌生吧。每逢瑶族节庆日,都可以听到瑶族漫山遍野都是猴鼓的声音。

  猴鼓也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,这个故事已经在瑶族流传了上百年的历史。那么,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瑶族民间文化遗产:瑶族猴鼓吧。

  相传,每逢瑶族的达努节(又称瑶年或祖娘节),布努支系的瑶族人民,便在农历五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,举行三天盛大的民族节日,纪念祖先反抗封建王朝取得的重大胜利。届时,瑶族男女老少身着盛装,从四面八方汇集于鼓堂进行庆祝活动。锣鼓喧天,人们载歌载舞,表演的民间舞蹈有猴鼓舞、铜鼓舞、芦笙舞、牛角舞等,舞者边奏边舞,气氛极为热烈,反映出瑶族祖先的对敌斗争和生产活动。

  乐器结构

  鼓框多用整段樟木掏空制成,呈圆形坐墩状,两端鼓口直径25厘米、鼓高35厘米,鼓腰稍大,腰径27厘米,两端蒙以山羊皮,皮面大于鼓口20厘米,周围边缘钻有若干小孔,每两孔间穿以小木棒,两鼓皮相对应的小木棒用绳索往返勒紧,绳索中间穿以小木棒绞紧,后再打进木楔,鼓皮即可绷紧(图)。鼓棰木制,直棒形,棰长30厘米。

  演奏时,多将鼓置于鼓架上,奏者站立鼓旁,双手执棰击奏。也可鼓身系带挂于颈项,鼓置腹前,边击边舞。还可一人背鼓,另一人边击边舞。音色铿锵粗犷。主要用于瑶族民间舞蹈《猴鼓舞》伴奏。舞者通常为十二人,多少不限。

  表演人都化装成猴子,分别敲击猴鼓、小锣、小钹,或手执金箍棒、芭蕉扇等各种道具,模拟猴子的跳跃、抓痒、嬉戏等动作,欢跃起舞,整个舞蹈的起始、疾徐,也都以猴鼓的节奏为据。在瑶族的达努节,人们集体表演《猴鼓舞》,高亢的鼓声,矫健的舞步,为节日增添了热烈的气氛。一连数日,通宵达旦,尽兴方散。

  从前,有个瑶家老人叫卜努,住在平湖大江旁边,祖祖辈辈都是给侯爷帮工,受尽凄苦。到了卜努这一辈,侯爷与隔江的万户侯爷争夺地盘打起仗来了。侯爷为了取胜,就要所有的帮工上战场,不去的就要挨千刀万剐。卜努看到侯爷这般凶恶,再也不能在这里等死了,就暗地告诉瑶家弟兄——三十六计,跑为上计。

  您可能还会喜欢:

  详解:汉族春节的民风民俗

  侗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之一:侗族花炮节

  惟妙惟肖的侗族芦笙舞文化

  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:侗族木楼

热门推荐
最新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