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问农历今日播报:2024年12月25日 农历十一月廿五
首页 节日大全 日子查询 二十四节气 百科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五行穿衣 日历表全年
您的位置:
首页 > 二十四节气 > 立秋 > 立秋是不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

立秋是不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

更新时间:2024-12-25 13:47:22

  我们都知道,立秋是非常有意思的,除了啃秋咬秋以外,还有秋老虎之说,秋老虎就是指立秋之后还有一阵非常炎热的气候,一夏无病三分虚,那么这么有意思的立秋是不是二十四节气呢?立秋到了之后,人们都会逐渐的感受到一些凉意,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会盖上被子,也开始慢慢加衣服了,小编就在这里,为各位朋友们介绍二十四节气之立秋,快来看看吧,不容错过的精彩内容!

  【立秋是不是二十四节气】

 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,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,时间在每年公历的8月7日、8日或9日。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,民间有祭祀土地神、庆祝丰收的习俗。

  据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载:秋,揪也。物于此而揪敛(音脸,意为收集)也。秋是植物成熟的意思。立秋也预示着草木结果孕子,俗话说:立秋三日,寸草结籽。立秋后天气由多阴雨变为秋高气爽,天高云淡,月明风清,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。

  黄河中下游地区立秋节平均气温为26℃,比大暑节降低2℃,降雨量为50一70毫米。海南岛平均气温28℃,黑龙江北部为16C,南北温差12℃。立了秋,凉飕飕,立秋节的第一候应是。凉风至。立秋节后的风向由偏南转偏北,偏北风的频率增多,开始逐渐降温。

  立秋是秋季开始的意思。但按气象学划分,候平均气温10一22℃为秋季。按此标准,秋分才为秋季的开始。黄河流域的秋季比立秋节晚1个月左右,长江流域的秋季比立秋节要晚1个半月到2个月的时间。

  春天和夏天是从南方起步向北推移,而秋天却是从北方开始,逐步走向南方的。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最热的日子气温也在22C以下,是个无夏的地区,春天过去,接着就是秋天。哈尔滨8月11日进入秋季,沈阳在8月下旬进入秋季,北京在9月4日进入秋季,黄河南岸的郑州在9月10日入秋,长江中下游在9月下旬入秋,两广地区在lo月中下旬进入秋季,海南岛在11月中旬才夏去秋来。

  二十四节气

 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,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,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。

  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,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,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,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,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。

  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。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,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,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。

  24节气分别为立春、雨水、惊蛰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、立夏、小满、芒种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、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

  【二十四节气之立秋】

  立秋基本简介

  立秋是秋季开始的节气。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七月节,立字解见春(立春)。秋,揪也,物于此而揪敛也。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,秋天即将来临。立秋(节气)以后,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,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。东汉崔《四民月令》:朝立秋,冷飕飕;夜立秋,热到头。早在周代,逢立秋那日,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,举行祭祀仪式。据记载,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,等到立秋时辰一到,太史官便高声报奏。奏毕,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,以寓报秋之意。

  立秋节气由来

  古代分立秋为三候:初侯凉风至,立秋后,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,偏南风逐渐减少。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。二侯白露降,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,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,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。三侯寒蝉鸣,这时候的蝉,食物充足,温度适宜,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,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。一候为5天,立秋15天,逐渐变凉。变凉是气候趋势,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,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,就有这种情况。

  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,秋天就要来临。当立秋到来时,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。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,还有秋老虎的余威,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。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,往往是白天很热,而夜晚却比较凉爽。当然,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,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。

 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,还有立秋迎秋之俗,每到此日,封建帝王们都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。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,准备作战的季节。由此可见立秋日为何种天气是如此的重要。

  立秋气候常识

  立秋到了,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。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,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℃以下,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。中国地域辽阔,虽各地气候有差别,但此时大部分仍是未进入秋天气候,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。

  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划分季节的标准,必须是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℃以下才算是秋天,按照这样的标准,江淮地区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进入秋天。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,虽有秋老虎的余威,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。气温的日较差逐渐明显,往往是白天很热,而夜晚却比较凉爽。此外,秋的含义,还有庄稼快成熟的意思。

 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,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,食欲开始增加。因此,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,以补充夏季的消耗,并为越冬做准备。秋季气候干燥,夜晚虽然凉爽,但白天气候仍较高,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,应以养阴清热、润燥止渴、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,可选用芝麻、蜂蜜、银耳、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。秋季空气中湿度小,皮肤容易干燥。因此,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。

  立秋风水开运习俗

  1、迎秋表达对自然地敬畏

  据记载,早在周代,逢立秋那日,天子亲自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,举行祭祀仪式。后来逐渐演变成立秋日帝王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。

  东汉时,百官迎秋的仪式更为隆重,先要穿上黑领内衣和白色外衣出城迎秋,礼毕后则换上红色衣服,斩杀牲畜,准备祭品,以荐陵庙;将士也开始秋日操练、比赛以备战。

  宋代立秋这天,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,等到立秋时辰一到,太史官便高声奏道:秋来了。奏毕,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,以寓报秋之意。

  迎秋习俗,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。

  2、择吉日感谢上苍和祖先

  在立秋节气后,朝廷、民间都会挑选黄道吉日祭拜,感谢上苍和祖先的庇佑,并举行尝新仪式,以庆祝五谷丰登。

  古人认为,上苍庇佑,才能风调雨顺;春耕秋收,不能忘记祖先。所以每到重要节日,都要祭祀、感恩。

  3、贴秋膘

  立秋这天,在我国一些地区流行贴秋膘习俗。说是伏天食欲不振,不少人会瘦一些,到立秋就要贴秋膘以补偿。

  所以立秋这天,大家就要以肉贴膘,炖肉、肘子、白切肉、红焖肉等都比较常见。

  温馨提示:贴秋膘时,鱼、肉切勿吃得太多,以免引发血脂升高,诱发冠心病等。

  4、立秋禁忌多与收获有关

  因为秋后是收割的季节,所以很多禁忌与此有关。据说云南等地忌立秋日在田间行走,认为会对秋收不利;河南、江苏、湖北一带,立秋日忌雷、雨、风,认为会影响秋后的收成。有的地方则忌立秋日洗澡,认为会拉肚子等等。

  5、立秋健康开运习俗

  有些地方,人们会用红纸书写今日立秋,百病皆休字样贴于墙上,以起到预防疾病之意。

  还有的地方,妇女用红布剪成葫芦形,缝在儿童的衣服的背后,用以驱除病灾。

  这些习俗,都表达了古人对健康的祈求。

  6、啃秋咬住丰收

  啃秋,也称咬秋。很多地方讲究在立秋这天,要吃西瓜或香瓜,寓意咬住秋天的凉爽和丰收。还有的地方则啃玉米、啃山芋等等。

  温馨提示:立秋以后生食大量瓜类、水果容易引发胃、肠道疾患。因此,脾胃虚寒者要注意。

热门推荐
最新更新